首页

国内女王足交视频

时间:2025-05-29 17:35:10 作者:国防部:非洲中青年军官代表团访华深化中非军队传统友谊 浏览量:84281

  中新社北京3月7日电 题:冯远征:老剧目吸引“年轻粉” 愿再赴台演出

  作者 张杨彬

  “现在,越来越多年轻人走进剧院看话剧,《日出》《茶馆》等经典剧目很受喜欢。”全国两会期间,全国政协委员、北京人民艺术剧院(简称北京人艺)院长冯远征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,揭示老剧目吸引“年轻粉”的原因。

  冯远征表示,2023年是北京人艺“满舵演出”的一年,排演36部戏,演出500余场,不少经典剧目一票难求。“可以说,北京人艺现在的主流观众是‘90后’和‘00后’”。

  他说,几十年甚至百年前的剧目“年轻粉”越来越多,一方面是剧目的经典性和哲学性让观众产生“回馈于生活的感悟”;另一方面,当下中国传统文化的回归趋势下,年轻人更多地找寻、发现属于中国的审美与气质。

  会议期间,冯远征还对台湾媒体记者提起曾在台湾演出话剧《茶馆》《天下第一楼》的场景,表示愿意再赴台演出,希望年轻人通过话剧了解“我们的根”。

2024年全国两会期间,全国政协委员、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院长冯远征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。中新社记者 李硕行 摄

  “今年春节前后,我看到很多年轻人穿‘新中式’服装,甚至在欧洲的街道上也有不少穿着马面裙的年轻身影。”冯远征说,文化回归、审美回归,更多年轻人认识和理解到中国文化的血脉根源、赓续传承。

  面对演出市场的火热,冯远征保持理性。“今年市场回暖,但无论是北京人艺,还是其他相关艺术团体,在剧目的选择上都更慎重,更希望能符合观众需求。”

  他说,正如曹禺先生给北京人艺的题词——龙马风神,骆驼坦步。“我们在剧目的探索和创新上大刀阔斧,但在日常工作中还是踏实稳健地前进。”

  舞台下有年轻人,舞台上有新面孔。

  “作为北京人艺院长,我要承担的一个重要任务,就是让年轻人顺利接班,让观众除了喜欢老演员外,也喜欢我们的年轻一代。”冯远征说,要让更多年轻人站在舞台上,让北京人艺,让话剧继续走下去。

  从1985年来到北京人艺,冯远征已经陪这座剧院走过近40个年头。年轻,是他此次受访时的高频词。他说,培养年轻话剧演员,要跟他们成为好朋友。“我愿意跟年轻人对话,平视才能交流,还要跟他们虚心请教。”

2022年9月14日,冯远征以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新任院长和话剧《杜甫》导演及主演的身份出现在媒体面前。  史春阳 摄

  冯远征一向主张,德艺双馨,德在艺前,做戏先做人。他说,做演员,要怀着一颗敬畏心。作为北京人艺院长,冯远征依然活跃在一线舞台,也会亲自给年轻演员上课,“在剧院,每个人都是平等的”。他说,相比于“冯院”,他更喜欢别人称呼他“远征老师”。

  今年,冯远征带来的提案是关于建议设立独立的国家级话剧专业奖。“无论是对为舞台奉献一生的老艺术家,还是对刚刚上台的年轻文艺工作者而言,这都将是一个巨大的肯定和荣誉。”冯远征说,要鼓励有优秀作品的文艺工作者,让更多年轻人创作出有特色的、接地气的文艺作品。(完)

【编辑:田博群】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世上的一切都可纳入作家的“故乡”

北京市政协委员邵信明提到,近期香港特区立法会全票通过《维护国家安全条例》,为保持香港长期繁荣稳定、推动“一国两制”实践行稳致远提供更加坚实的制度保障。香港会不断提升法治水平,改善营商环境,发挥联通性、包容性优势,更好地成为中国与世界交往合作的桥梁纽带。

人民论坛网评 | 永葆党员队伍先进性和纯洁性

经讯问查明,鲁某是一名“卡奴”,负责将钱款存在自己的银行卡上用于洗钱。而符某、符某某两人则是“取钱手”,负责与“卡奴”在线下见面并交付涉诈现金。这次,他们2人收到了上家的指令,负责将钱款带给鲁某进行洗钱,没想到却被一锅端。在3人落网后,民警又顺藤摸瓜,通过聊天记录锁定了另外一名“卡奴”王某,并在当天下午将其抓获,王某对自己的犯罪行为供认不讳。

四川成都两条轨道交通新线车站正式亮相

中肯作物分子生物学“一带一路”联合实验室成立于2016年,汇聚了中国和肯尼亚两国农技专家和人才,利用先进的分子生物学技术,进行作物的抗性基因检测,筛选和培育更优良的种子。“过去,肯尼亚运用的农业、园艺技术都来自欧洲,大农场的经理都是欧洲人;如今,在中国的帮助下,我们自己也掌握了技术。”肯尼亚农业专家理查德·穆卢瓦感叹。

铺就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的理论基石

此次“雏凤计划”将有22名女足运动员前往德国,而资中女足占比超过了六成,这是资中女足近年来发展的一个缩影。资中建立了校体互促的校园足球机制,坚持校园足球从娃娃抓起,先后创建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及幼儿园16所,县政府挂牌校园足球学校48所,涵盖幼儿园到高中全部学段,接受足球教学的学生近10万名。

关于建设老年友好型社会 这位政协委员有这些想法

  钟倩说,其实在2002年12月还在江苏南京长江口发现过一条白鲟,他们准备参与报道。“当时危教授也赶去了,但白鲟伤势太重很快就死了。”结果一个月之后的2003年1月,长江上游又发现了一条白鲟。“当时我还想这鱼不是很珍贵吗,怎么这么快又发现了。”钟倩感叹道,谁能料想这就是最后两条被发现的白鲟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